文/VR陀螺 萬里
近期,影目科技宣布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融資由四川發(fā)展弘芯基金、成華科創(chuàng)投公司及江西中寰投資集團共同參與。
這是成立于2020年的影目科技所獲得的第四輪融資,而在今年,影目科技也將發(fā)布其第四款AR眼鏡新品INMO Air 3。
就此契機,VR陀螺與影目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呂一飛進行了對話,呂一飛稱國內最接近也是最有希望對標Meta AR眼鏡的,只能是影目科技。
AI硬件的出路是眼鏡,眼鏡的出路是AR
先來聊一下呂一飛說出這句話的背景,自2022年OpenAI發(fā)布其AI聊天助手ChatGPT后,整個AI市場迎來了狂飆式發(fā)展,而后,國內外掀起百模大戰(zhàn),市場上逐漸分化出了開源以及閉源選手。
除大模型本身,市場還掀起了新形態(tài)AI硬件探索熱潮,并出現了各種新玩意:胸針形態(tài)的Human Ai Pin、手持設備Rabbit R1、吊墜類產品Limitless......
在這其中,Meta所打造的AI眼鏡Ray-Ban Meta無疑成為了最大贏家,這款產品發(fā)布于去年9月,搭載Meta AI,售價299美元,有消息稱該產品銷量已經突破了百萬。這一銷量足以讓全球年出貨量僅有數十萬副的AR眼鏡市場“汗顏”,同時也讓很多從業(yè)者看到了“AI+AR”背后所暗含的潛在機會。
INMO Go,圖源:網絡
(Ps:隨著眼鏡設備的泛濫,各種名稱層出不窮,如智能眼鏡、音頻眼鏡、AI眼鏡、AR眼鏡等,這里先做一個簡單的區(qū)分:AI眼鏡所指的是集成了AI大模型能力/體驗的設備,而AR眼鏡指的是配備光學屏幕并具備虛實融合、空間定位能力的設備,AI眼鏡可以簡單理解為AR眼鏡的一個子集。目前Meta與影目科技在AI/AR眼鏡方面都有相應的布局。)
呂一飛表示,從當前來看,他還沒有看到優(yōu)于眼鏡形態(tài)的AI硬件設備,一方面在于AI眼鏡所能提供的隨身屬性,二是因為它的視覺能力。“人70%以上的信息都來自于視覺,如果缺乏近眼顯示,那么這個設備就壓根沒有希望成為用戶生活中所使用的主力設備。”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理想AI硬件形態(tài)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在呂一飛看來,當前市場上非視覺類的AI終端產品,某方面而言都是避重就輕的妥協(xié)產物,他這句話也包括了近期大火的Ray-Ban Meta。
Ray-Ban Meta,圖源:網絡
“視覺極為重要,但是近眼顯示技術對于很多廠商而言具有較高門檻,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廠商有意無意繞開視覺路線打造AI產品也就不難理解了。”
“僅從銷量來看,沒帶屏幕的Ray-Ban Meta確實超過了絕大部分AR眼鏡,因而有些人會想:是不是當前不帶光學的眼鏡設備才是更優(yōu)解?實際上,這兩者之間并沒有邏輯關系。”呂一飛告訴VR陀螺,假如AR廠商能夠在加上顯示的同時很好平衡產品的外觀以及功耗,那么從商業(yè)邏輯來說,帶顯示方案一定是更優(yōu)解。
而根據外媒的一些爆料信息來看,Meta計劃于今年亮相一款高端AR眼鏡Orion,并計劃于明年推出Ray-Ban Meta的繼任產品,兩款產品均配備了顯示模塊,這可從側面印證呂一飛的判斷。
Ray-Ban Meta的成功讓眼鏡這一AI硬件品類初步得到了市場驗證,而AR眼鏡則被外界很多人一致認為是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計算平臺,因而,手握“AI+AR”的影目科技無疑穩(wěn)穩(wěn)踩住了下一時代的兩個重要風口。這也正是呂一飛喊出“國內最有希望對標Meta AR眼鏡的,只能是影目科技。”這句話的底氣。
集成了免喚醒詞AI助手的INMO Air 2,圖源:網絡
展開來看,影目科技是國內最早踐行“AI+AR”理念的廠商之一,早在2022年,影目便率先提出了“AR是AI的最佳載體”這一在當時來看仍頗為時新的概念;同年發(fā)布的INMO Air 2則是國內率先接入AI大語言模型的AR眼鏡;現如今,影目科技的產品進一步擴充了AI在AR眼鏡上的場景邊界,包含AI翻譯、AI助手、AI搜索以及AI陪聊等,未來INMO Go系列將在這一系列場景下進行AI化的多元探索。
不僅如此,影目科技的產品“氣質”也與Meta眼鏡頗為類似。“對于Ray-Ban Meta,它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真正關注用戶所需要的,即產品外觀佩戴放在第一位,有個詞叫‘Socially acceptable’,被社會所認可,這要求產品外觀不能過于怪異。在此基礎之上,才有AI、導航、消息通知等一二三四功能,這是這款產品給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啟示。”呂一飛表示。
回顧影目科技此前所發(fā)布的三款產品(INMO Air一/二代、INMO Go),可以發(fā)現它們基本上都體現了呂一飛所提到的“Socially acceptable”理念,這幾款產品全都采用了一體方案,并且較好滿足了眼鏡基本的時尚以及佩戴需求。以INMO Go為例,產品重量僅有52g,略重于不帶顯示的Ray-Ban Meta。
銷量方面,在今年的“618”開門紅中,影目科技旗下產品在京東一體式AR眼鏡榜、天貓XR設備熱銷榜等多個類目榮獲銷量第一,這也能體現出影目科技一體式設備的產品實力。
年底新品揭秘:強化AI、面向移動辦公
“對于影目科技而言,AI相關的開發(fā)一直屬于高優(yōu)先級、重投入的一件事。”呂一飛告訴VR陀螺。
企業(yè)目前在AI方面正著手于兩件事:一是接入AIGC大語言模型,二是探索AIGS(AI Generative Service)以找到AI跟眼鏡深度結合的場景。
目前影目眼鏡備受好評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AI翻譯、雅思口語考試培訓、外企模擬面試等。呂一飛指出,設備接入大語言模型只是第一步,想要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背后還需要在應用層進行一系列優(yōu)化工作。
“以模擬面試為例,里面需要涉及對回答者情緒的引導、積累特定場景的相關數據等,這不僅僅是依靠通用大模型就能解決的。由于我們在AI翻譯方面做得最早,投入力度最大,因而整個產品體驗也是最完整的。”
其實從用戶口碑來看,也能發(fā)現INMO系列產品在翻譯領域具有較好反饋。如在小紅書平臺中,影目產品憑借其實時翻譯功能成為了很多留學生群體的心頭好,近日,INMO Go進軍日本,也引發(fā)了一眾網友以及媒體的熱議。
呂一飛表示,眼鏡的AI功能開發(fā)需要基于產品形態(tài)推導出來,影目科技專注于輕量化、日?;约盁o線化的產品形態(tài),因而AI翻譯無疑是一個高優(yōu)先級項目。除此之外,AI助手則屬于另一個更具想象力的場景。
“現如今蘋果、三星等巨頭都希望構建系統(tǒng)層級的AI助手,當未來AI能夠打通應用層,消費者體驗能夠上升一個很大的臺階,甚至改變原有的人機交互模式。這里面的技術障礙還是挺多的,不過也是我們影目長期看好及努力的方向。”
VR陀螺了解到,目前影目已經與國內文心一言等大模型達成相關合作,不排除其AI助手后續(xù)會有更多面向特定場景優(yōu)化的用例出現,另外基于多模態(tài)的AI搜索等應用場景也將是影目智能眼鏡的發(fā)力方向。
另外,隨著AIGC的不斷升級,全天候、個性化、有情感、有溫度的AI陪聊對于可以長時間佩戴的輕量級智能眼鏡來說是一個絕佳的結合方式,可以幫助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游戲娛樂、健康咨詢、生活陪伴等多方面獲得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使用體驗。
影目有Air與Go兩個產品系列,呂一飛曾簡單透露Air系列未來將類比為新一代的手機或平板,而Go系列則定位為全新的AI載體,Air系列新品將在下半年亮相。本次對話中,呂一飛簡單透露了新品的幾大亮點:
“我們在多模態(tài)AI方面已經投入了一年多的時間,并在INMO Air 2上面跑通了底層的東西,第三代產品應該會有相應的功能體現“;
聯合芒果傳媒、陌陌的平臺級資源實現一些新奇有趣的玩法;
硬件方面,Air 3依舊會沿用垂直光波導方案,得益于產品在顯示效果、算力以及功耗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它將會在移動辦公方面進一步發(fā)力。(考慮到當前聚焦于辦公場景的AR眼鏡設備多采用分體式設計,因而INMO Air 3可能會有其獨特的產品思考。)
而對于Go系列產品,呂一飛表示新產品也在開發(fā)中,但發(fā)布時間暫未能確定。Go系列產品后續(xù)會進一步朝著輕量化的方向邁進,并且積極構建AI能力以加強其智能助手的屬性。
INMO Air 2宣傳頁,圖源:影目科技
有所不為,在燒錢游戲中如何靜待花開
文章開頭提到,陀螺君與呂一飛對話的契機是影目科技剛完成近億元融資,最初陀螺君以為呂一飛會積極介紹后續(xù)企業(yè)發(fā)展的雄韜偉略,不過實際上最終聽到最多的字眼卻是“不會”兩個字。
“我們不會貿然花費大筆資金自研大模型”、“影目永遠不會做分體式產品”、“我們還屬于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更不會盲目擴張”......
對于AI大模型,呂一飛直言團隊不會下場。一方面,同時做好大模型以及智能硬件的難度非常大,因而AI硬件初創(chuàng)公司不如選擇專精硬件領域。
另一方面,呂一飛表示AI硬件企業(yè)下場做模型其實并不符合商業(yè)邏輯,因為即便出現以“自研模型”為賣點的廠商(并且極為優(yōu)秀),從當前市場規(guī)模以及效益的角度來看,后續(xù)將模型開源都會是更優(yōu)解。
對于分體式AR產品,呂一飛表示,盡管當前分體式AR所聚焦的觀影投屏已經是一個被市場驗證的明確需求,但是這不會是影目科技的機會所在。
“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初創(chuàng)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需要把東西投入到最有價值的產品上。”某方面而言,從不做分體式AR,也成為了影目科技的鮮明標簽之一。
INMO Air,圖源:網絡
在團隊擴張方面,盡管影目科技剛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但對此依舊持有謹慎態(tài)度。
“在國內主流AR企業(yè)里面,影目科技對于人效以及各種資源,其實是盤的比較緊湊的。”呂一飛指出,AR行業(yè)類似于手機,它們同屬于智能終端,里面涉及的鏈條很長:軟件、硬件、系統(tǒng)、算法、生產制造......因而整體投入遠超其他的一些普通軟硬件行業(yè)。
在構建AR平臺的背后,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因而AR企業(yè)可能也是融資市場的吞金獸之一,如海外的AR明星企業(yè)Magic Leap累計融資已經超過了45億美元,國內“AR四小龍”在近些年也迎來了各自的融資潮。
與當前消費級AR市場中“以銷量論英雄”的論調不同,呂一飛在對話中提到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AR企業(yè)發(fā)展視角:影目科技其實是國內主流AR眼鏡廠商中最接近盈虧平衡點的企業(yè),今年甚至有望打平。
圖源:網絡
就在撰稿的當前,Meta CEO扎克伯格與英偉達CEO黃仁勛進行了一段對話,扎克伯格大膽斷言,類似于Ray-Ban Meta的AI眼鏡將會成為數千萬人或數億人所擁有的大產品。
“AI+AR”眼鏡熱潮已經初步顯現,市場上涌入了Brilliant Labs、Even Realites等新玩家,而華強北市場也出現了一系列以AI為噱頭的超低價音頻眼鏡產品。
關于競爭問題,呂一飛則頗為樂觀,“這種競爭一定會越來越大,但其實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從來沒有害怕過。隨著行業(yè)從業(yè)者迅速把蛋糕做大,反而能夠降低我們教育用戶的成本。”
影目科技從酷派獨立出來,團隊的產品和技術研發(fā)人員占比高達70%,再加上提前四年入局,企業(yè)已經在AR眼鏡的核心光學、系統(tǒng)以及算法方面積累了相當的技術以及先發(fā)優(yōu)勢。
說個題外話,在對話的過程中,呂一飛留了一個彩蛋:
先前業(yè)內傳出的頗具爭議的一句話,“沒有手機公司賦能的AR廠商,都將看不到未來。”這句話,呂一飛內心其實是認同的。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務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業(yè)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權申明:本文為VR陀螺原創(chuàng),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請授權,并在轉載時保留轉載來源、作者以及原文鏈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內容,違規(guī)轉載法律必究。文中有圖片、視頻素材來自互聯網或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網站協(xié)商處理。
元宇宙數字產業(yè)服務平臺
下載「陀螺科技」APP,獲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訊息